健康食材与健康产业

  • 铁皮石斛枸杞复合酸奶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

    刘根梅;梁嘉慧;唐婧琳;蔡然;刘永吉;

    研究了铁皮石斛枸杞复合酸奶的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以铁皮石斛浸提液、枸杞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法试验确定了铁皮石斛枸杞复合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并进行该酸奶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测定.结果表明:用15%铁皮石斛浸提液、6%枸杞汁、6%白砂糖,经42℃发酵5 h后4℃冷藏12~24 h,制得的铁皮石斛枸杞凝固型酸奶感官评分88.6分,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值为8.2 mg·mL~(-1),对OH自由基的IC_(50)值为10.9 mg·mL~(-1).制得的铁皮石斛枸杞凝固型酸奶风味和质量较佳,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2025年08期 v.46;No.38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广东省几种道地南药种植管理研究进展

    贺晓岩;张宇鹏;郭勇军;

    综述了广东省常见道地南药巴戟天、砂仁、高良姜、益智、五指毛桃的种植技术及南药种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虽然目前南药的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技术的发展存在短板,但随着科技的投入、政策的扶持以及政府的重视,广东省有望在南药种植、加工和应用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助力南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能为南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5年08期 v.46;No.38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数学科学

  • 中国制造业及细分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测度

    祝长华;

    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测算1996—2022年间我国制造业整体、细分行业等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在2000年后,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从偏向方向上看,资本相对劳动,存在分界点,分别是1999年、2008年、2015年和2021年;资本相对能源也存在类似分界点.劳动相对能源而言,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劳动.多数年份按照资本-劳动-能源的优先级顺序选择技术进步方向.总体上技术进步方向呈能源-资本-劳动的规律演变;大部分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性与整体制造业基本一致.平均意义上,知识密集型行业按照资本-劳动-能源优先级选择技术进步方向,其他行业多数按照劳动-资本-能源优先级顺序选择技术进步方向.重工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多数年份按照资本-劳动-能源优先级选择技术进步方向;但对于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按照劳动-能源-资本优先级选择技术进步方向的年份也不在少数.

    2025年08期 v.46;No.383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区间值向量优化:精确极小极大罚函数法

    程欢;游曼雪;冯世强;

    研究了一个常用的无约束优化技巧:精确极小极大罚函数法来解决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不变凸不可微区间值向量优化问题.在广义凸性的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原始区间值向量优化问题与其相关的区间值向量罚优化问题之间的弱LU有效解的等价性.拓展了文献[13,15-16]中的相关结果,为算法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383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信息与化学科学

  • 避雷器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王萍;朱敏;方飞;

    针对避雷器需要及时检测内部故障,以降低事故发生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避雷器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ARM控制芯片,由漏电流采样、按键、显示、RS485通信等电路组成,能够准确分析出避雷器泄漏电流值,实时反映避雷器运行状态,有效地提高了设备巡检效率,实现了电气设备智能化监测.

    2025年08期 v.46;No.383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南平市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苏丽鳗;黄宇程;吴晨浩;叶依萱;金俊坤;祖文晓;

    研究南平市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以南平市建阳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与试验,分析径流样品中的pH、SS、COD、TP、TN和NH_3-N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南平市降雨径流中同种污染物含量在不同用地类型有明显差异;商业区、农用地和交通区因受人类活动或交通运输的影响,各径流污染物含量更高,居住区和绿地的径流污染物含量较低;降雨径流最主要污染物为NH_3-N、TN,TN含量普遍超过地表Ⅴ类水标准,NH_3-N含量部分超过地表Ⅳ类水标准;初期雨水中SS、COD、TN和NH_3-N含量较高,不宜直接排入水体;SS与COD、TP线性相关性好,说明COD、TP以颗粒态存在为主,一般的物理处理方法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2025年08期 v.46;No.38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体育科学

  • 高校八段锦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

    黎静;陈星潭;

    通过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特点、应用价值、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的障碍与挑战进行分析,探讨八段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策略.研究表明,八段锦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实现身心全面发展方面有显著效果,还能拓宽育人的渠道与资源,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研究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三全育人”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38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体育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张昱昊;胡好;王传平;江超;

    基于WOS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总库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5—2024年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1 619篇外文、219篇中文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词频分析、聚类分析、时间演化分析以及可视化图谱分析对比中外样本文献,指出体育人工智能研究差异和趋势,提出未来体育人工智能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中外研究均未形成高产的核心作者及高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中外研究热点有所不同,外文文献侧重微观研究,着重于技术革新,关键节点为“exercise”,中文侧重宏观研究,着重体育数字技术研究,关键节点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体育产业”;所构建的聚类结构显著(Q>0.3)、聚类结果令人信服(S>0.7);外文样本在不同时段突显关键词的强度差异较小,未来的研究趋势有个性化训练与指导、智能运动装备研发与应用、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比赛战术分析与决策支持等;中文样本研究主题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分为2020年以前、2020—2022年、2022年以后3个阶段,未来的研究趋势有体育赛事的智能裁判与监测、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与调节、体育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研究、人工智能在体育营销和商业运营中的应用等.建议未来体育人工智能研究应重视基础科学领域研究,加速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国内外研究合作机制,使研究形成合力;完善相关法律及政策制度,使研究合法合规.

    2025年08期 v.46;No.383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社区老年男性跌倒恐惧与身体机能的相关性分析

    宁李振;王浩;

    分析社区老年男性跌倒恐惧与各项身体机能的具体相关性.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市区抽取156名老年男性进行调查测试,选取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测量老年人跌倒恐惧、Berg平衡量表测量平衡能力、电子握力计测试握力值、五次坐立法测试下肢肌力,最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社区老年男性跌倒恐惧率为47.06%;跌倒恐惧与平衡能力和握力之间存在正相关,与下肢肌力存在负相关;得到跌倒恐惧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为:跌倒恐惧得分=35.923+0.565×握力值+1.277×Berg平衡量表得分-1.075×五次坐立时间,模型R平方值调整后为0.611,说明握力、平衡能力和下肢肌力能解释跌倒恐惧61.1%的影响因素.最终结论得出社区老年男性跌倒恐惧率较高;身体机能与跌倒恐惧程度存在负相关性;平衡能力对跌倒恐惧影响最大,下肢肌力次之,握力大小相对较小.

    2025年08期 v.46;No.38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编辑学与管理学

  • 地理学中文科技期刊作者贡献声明著录现状分析——以《热带地理》为例

    郭亿华;

    探讨《热带地理》作者贡献声明著录现状,为科技期刊作者贡献声明研究提供地理学案例.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理学中唯一标注作者贡献声明的期刊——《热带地理》2022—2023年359篇合著论文的作者贡献声明为对象,分析归纳作者贡献要素,并探讨作者位序和贡献参与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位序作者贡献要素差异.结果发现,《热带地理》合著论文的贡献声明要素可归纳为15类,基本涵盖了地理学科研开展和论文写作全过程.整体上,贡献要素所占比例前三分别为论文撰写、论文修改、数据采集与处理;绘制图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要素的占比相比医学和图书情报类文章要高,这与地理学科的特性相关.排位署名和贡献要素参与度存在紧密联系,署名基本按照贡献程度排序.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起独特且重要作用,其他位序作者多为贯穿研究的辅助性贡献.由作者自发著录的贡献声明中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应当明确地理学论文作者贡献要素和声明政策,并通过政策文件/案例等提升作者署名规范化认知,同时加强对作者贡献声明著录的审核.

    2025年08期 v.46;No.383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主题出版话语建构的三维逻辑

    任嫦勤;

    话语是思想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观点.主题出版以出版物为重要载体,运用独特视角和深刻内涵的话语表达,打造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深受群众喜爱的精品,展现出其独特而富有成效的话语构建能力.基于2013—2024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立项与出版实践分析发现,话语内容的可信度、话语主体的立场性和话语传播的丰富性,构成了主题出版话语建构的重要前提、稳固基石和坚实支撑,共同塑形了主题出版的话语建构逻辑框架.

    2025年08期 v.46;No.383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创业大赛团队成员专业对团队协作需求影响

    张智明;程金生;

    探讨创业大赛中,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如何影响团队协作需求.结果表明,专业多样性既能促进创新,也会增加协作摩擦;需求差异若未得到妥善管理,会降低协作成效;适当的管理策略可促进包容性并增强团队效率;跨专业合作的成功关键因素,包括建立开放的沟通机制、明确角色分工、培养互信和设立共同目标,可满足团队协作需求并优化创新成果.研究为跨专业团队管理提供了建议.

    2025年08期 v.46;No.38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学研究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研室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罗忠亮;

    课程教研室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讨、提升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向,开展有组织的教研,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意义.针对目前课程教研室建设中的不足,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研室为例,对照省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践行课程教研室管理制度、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打造教研共同体、共建共享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等方面探索了课程教研室建设路径,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研室运行效果良好.研究为高校课程教研室建设提供了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383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应用

    康林芝;朱建华;周小伟;唐辉;

    在分析食品添加剂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基础上,将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法在食品添加剂课程进行应用探索.首先分析目前教学现状,并根据现状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并构建课程教学案例库,再以案例式教学结合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授课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感等.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工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025年08期 v.46;No.383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课程思政融入生物技术大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包英华;许崇波;刘主;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深入挖掘生物技术大实验课程所蕴含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践等方面,开展生物技术大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思想觉悟的全面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2025年08期 v.46;No.38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与多维评估框架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

    谢双义;邹政;马婧华;阚英哲;张凯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式学习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模式.本文构建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与多维评估框架,旨在通过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该框架覆盖认知、技能、情感3大维度,并采用动态评估机制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通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学习记录、在线测验、课堂互动等多个评估维度对学生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线测验、实验操作和期末考试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而课堂互动和线上讨论对成绩的直接贡献较小.基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设计和增强互动环节质量的建议.本研究为提升混合式学习中的课程设计与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2025年08期 v.46;No.383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思政教育融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探索

    彭昕昀;韩竺秦;张霆;朱熔熔;龙迎春;刘文秀;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及工科专业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明确提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针对该课程教学任务,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结合地区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开展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有温度,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025年08期 v.46;No.383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